首页 影视正文

李安最好看的电影,都已经拍完了?

小可爱 影视 2021-06-12 01:23:32 619 0

在华语电影导演列表里,李安无疑是璀璨明星一般的存在。他是最柔情的导演,却也是最激进的技术革新者。他面对采访总是温情脉脉饱含恻隐之心,拍起电影来却又大胆无畏,像一位孤独的骑士闯入世人皆叹的深渊。


和很多成名后愈发保守的导演不同,李安从不躺在功劳簿,反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更加激进。从一度被禁的谍战情色片《色戒》,到奇幻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生涯中期的电影实验,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


但是,他最看重的一项,到如今都还被打上失败的烙印,甚至被最狂热的李安爱好者认为是李安的歧途。


李安的这项尝试,就是3D + 4K + 120帧(台湾称120格),它被认为是影史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之前,就已经被业界认为是足以载入影史的电影。可是如今,萦绕在很多影迷心中的问题是——李安错了吗?


他的技术革命,是不是已经失败了?


李安坚信,120帧才是电影的未来趋势,但现实无情地予以他重击。即便是在电影技术最发达的美国,大部分影院都不愿意为李安的电影革新买单。


截至今年2月,国内支持播放120帧格式的电影院只有20多家,而李安的第三部120帧电影《马尼拉之战》就要在今年上映。


当无情的嘲讽乃至冷遇向他袭来,李安依旧执着地做一位技术革新者。


李安错了吗?或许,他只是走得超前了一步。



他做了卡梅隆都不敢做的事


纵观李安的导演生涯,他一直是一位大胆更新革新的导演。从《喜宴》、《饮食男女》的东方家庭伦理,到《断背山》的同志情谊,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3D视听盛宴,李安敢想敢做,并不安于躺在自我的功劳簿上。


到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他干脆做了连詹姆斯·卡梅隆都不敢尝试的事,那就是:3D + 4K +每秒120帧。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因为我们知道,电影是一格格静止画面流动起来产生运动幻觉的艺术,而传统的电影,一般是每秒14-22帧,后来是24帧,它能在原始的声音技术的限制下,最大可能保证录音和还音效果不失真。


每秒120帧,在大部分人看来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它能提供极为精细、沉浸的视听体验,但它的制作成本非常高昂,技术难点也特别多,不但创作者举步维艰,大部分影院也不愿意为此更新放映设备,从而达到原汁原味呈现3D + 4K + 每秒120帧的效果。到如今,24帧依然是行业通行的标准。


其实早在李安之前,电影人就做过30帧、48帧乃至60帧的尝试,比如《霍比特人》就是48帧,而詹姆斯·卡梅隆提倡60帧。但无一例外,它们都没能撼动24帧这个行业标准。


从24帧到120帧,你就可想而知李安的步子迈得有多大,他具有多大的胆识来推动这件事。这是一条没有成功范本的道路,是一个孤独且险象环生的荆棘丛。


但李安偏要尝试。



所有业内人都在期待《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他们想看李安到底做得怎样。也有不少人怀有恶意,就等着李安革命失败,从过往作品累积的神坛中跌落。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口碑反响上中规中矩,票房不如人意。事后回想,它属于那种口碑随着时间水涨船高的片子。


但是紧随其后的《双子杀手》就摔了个大跟头,在李安的电影生涯中,这可能是最大的一次滑铁卢,为此,美国资本都动摇了对李安的信心,如果今年上映的《马尼拉之战》还不成功,李安可能就面临日后再没有资本撑腰120帧的尴尬处境。


从现实反馈来看,李安的电影革命暂时是失败了。120帧+4K+3D高规格体验并没有成为行业新的标准,也不像《阿凡达》那样催生出源源不断的“3D特供”订单。


但李安的这次失败不是因为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在于他选择的故事。


他没有找到那个技术革新和大众审美上的平衡点。



《双子杀手》并不是一部平庸的电影,它在李安熟练的“父与子”的叙述框架下,探讨了有关人的多重属性、生死、羁绊、命运式的生存体验,乃至数字影像给人带来的“感知错位”。


它有李安的作者性思考,但它显然不是一部让大众沸腾的电影,那些失望的面孔如此清晰,一个个从电影院平淡离开的观众,写满了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无感。


恰恰是因为这个故事深层的纹路过于缠绕,表面的外壳又看起来如此老套,使它注定不是一部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无法承载“技术革新得以被大众接受”的使命。


《双子杀手》的失败不在于技术,而是它的故事不足以打动大部分观众的内心,无论李安在其中倾注多大的技术热情,隐含了多少莎士比亚悲剧似的内蕴,大部分观众给出的评价就是“不够动人”,没有《阿凡达》、《指环王》那般震撼人心的体验。


李安坚持认为:“没有糟糕的媒介,只有糟糕的艺术家。”


面对潮流般的关于技术革新的批评,他说:“胶片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一百多年来,不计其数的天才和匠人,以及不断给予反馈的观众,一同让它变得精细复杂。我相信,数字也有一种截然不同的美,一种梦幻般的美。我正在找。”



技术革命需要现象级电影撑腰


回顾影史,历次重大的电影叙事或技术革新,都有一部划时代的电影作为注脚。


比如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刷新了人们对惊悚片的认知;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为科幻电影提供了里程碑式的存在;更广为人知的就是《阿凡达》,它用一己之力刷新了行业的放映设备。


所以,李安的技术革命要被大众接受,必须要有现象级电影支撑,唯有如此,趋利避害的资本才会纷纷砸钱,院线也才会被倒逼、被迫更新放映设备。


这就像《阿凡达》推动了3D技术被大众接受,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老少皆宜、通俗易懂又能激起观众感动的故事,它本质上讲了一个外星球的拆迁故事,看起来拍的是外星人,其实拍的是人,是能被大众感受的悲喜与跌宕。



但《双子杀手》不是这种故事,它一方面在情绪上太隐晦、太私人,另一方面在故事上又太像是上世纪末欧美量产的特工故事,这使得中国观众无法共情,美国观众又觉得陈词滥调。


120帧的《双子杀手》,给人一种既丰富又累的观感体验,它是值得部分技术爱好者反复琢磨的电影,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它缺乏使人重温的欲望。


这也指向了120帧在现阶段的根本矛盾。它固然是极为高级的视听体验,但高昂的成本也让普通影院无法承受。


如果没有一部像《阿凡达》这样的现象级电影推动它,根本不会有多少院线为其被迫做出设备更新,尤其是在疫情持续的当下,广大院线自身艰难,更无力为李安的技术革新买单。


所以,现实情况是,李安拍出了120帧电影,但在中国大部分影院,它依然是被最常规的设备所播放。


资本是残酷的,它在你成功时有多热情,在你失败的时候就有多冷漠。


李安的无奈是,他的革命必须要源源不断的资本注资,但资本最看重的是商业回报。


《双子杀手》过后,质疑李安的声音水涨船高,李安摇摇晃晃地走下了台,许多人说,如果下一部电影再失败,将不会再有大资本为其买单。



李安像是过早打开了一个魔盒,而大众没有做好准备,但这并不代表120帧的革命就是错的,总会有人尝试,而李安只是超前了一步。


在未来,当电影业走过了疫情寒冬,部分院线有能力革新自己的设备,一定还会有一批新导演,去走李安还没走完的路。


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如果有朝一日,流媒体的画面质感已经足以给24帧电影的院线体验媲美,当观众越来越懒得去电影院,那么生存的压力就会迫使行业自我革新,否则等待它们的,就是一步步倒闭的命运。



为什么我仍会李安充满敬意


李安的技术革新也是对流媒体冲击电影的一种回应。疫情过后,以网飞(Netflix)为代表的流媒体迅猛发展,华纳、迪士尼、HBO、苹果等资本巨头都斥重金打造流媒体,而院线电影在疫情和流媒体的双重重创下一度面临低谷期。


李安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双子杀手》时,他已经嗅到了流媒体的崛起,电影业面临不革新就会没落的临界点,而他真正要拍的,是只属于影院的电影,是你只有去到电影院,才能真正领略其魅力的电影,在李安看来,这是拯救院线电影的根本方式。


尽管人性使然,流媒体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能够调节进度、温度,与人一起讨论的家庭影院,会比院线更符合这一代年轻人的需求。


作为一个影迷,我仍然敬佩李安的尝试,尊重他们顶着质疑,开拓电影技术边界的勇气。因为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事业。



如果李安是一位圆滑的导演,他大可以照着《饮食男女》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模板,不断复制他的成功经验,收获资本和观众将其碰上神坛的美誉。但他选择的却是走出舒适区,冒着自毁招牌的风险,大胆进行没有前人成功经验可供借鉴的120帧技术革命。


在这个意义上,李安犹如电影行业的一位堂·吉诃德,他做着一件理想主义的事,而许多人被电影吸引,最初不也是感动于光影背后那理想主义的冲动。


所以,李安并没有错,他只是比时代超前了一步。就和昔日拍出《惊魂记》的希区柯克、大胆革新3D技术的詹姆斯·卡梅隆一样,他们看得更远,走得更前,他们的努力哪怕受挫,但革命的遗产终将被后人重拾,在电影荧幕上,化作最壮丽华美的诗篇。


而这份理想主义的光晕,就像《银翼杀手》中那段神来之笔般的独白:


我所见过的事物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失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