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正文

互联网原住民登场,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小可爱 资讯 2021-06-24 20:43:10 734 0

要让Z世代的大学生爱上思政课,靠大道理说教是走不通的。当互联网原住民登场,思政课有哪些新的打开方式呢?


即便是思政课程,也要有趣有聊。/《无问西东》电影剧照


Z世代(1995—2009年生人)被称为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生逢中国互联网开启的时代,从一出生就跟网络有着割舍不掉的关联。这代人自主意识很强,喜欢有趣有梗的东西。如果老师上课只会照本宣科,无趣无聊,一定会让他们抗拒。反之,如果能把课本上的知识讲得妙趣横生,他们也会打从心底里佩服。


有学生回忆起曾在某教授的“马原”课上睡觉,半梦半醒时听到几句讲课内容,居然越听越精神,最后竟然拿出笔开始做笔记,“没办法,讲得太好了”。


这位教授曾在开课前讲道:“我的课你们想睡就睡,想看别的书就看别的书,别打扰其他同学就行。当然,我很有自信把你们吸引过来好好听课。”


就像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越像个‘英雄’,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电视剧《毛泽东》剧照


要让学生认真上思政课,靠大道理说教是走不通的。要主动适应这代人的信息获取习惯,通过创新把有意义的知识讲得耐人寻味、引发共鸣,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当互联网原住民登场,思政课有哪些新的打开方式呢?


沉浸到具体的历史情境


据统计,《觉醒年代》六成以上的追剧人是90后、00后,因为这部剧让Z世代感受到了某种联结,让曾经觉得难背的考点变得热血、曾经陌生的伟人形象变得丰满,仿佛那已经不是简单的历史书本知识了,而是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信仰连接。


剧中李大钊所写的《青春》也再一次火遍网络:“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在这部剧里,Z世代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历史,还有那代人的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奋斗。00后的成长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敦煌、故宫等文化IP兴起,国产动漫影视作品蓬勃发展,又深刻影响着00后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00后研究报告》就曾指出:“00后拥有更高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满分10分的情况下,00后给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平均打分9.4分。”



思政课绝不仅仅意味着冰冷的学分和课时数,更是培养年轻人的关键方式。/Unsplash


也因此,思政课绝不仅仅意味着冰冷的课时数和学分数,更是旨在培养大学生思维方式、逻辑能力、人文素质和道德法律意识的一门关键课程。它虽然乍看枯燥无味,实则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Z世代的成长过程,从小时候的网络游戏、各类论坛贴吧,到成长中的在线视频学习、社交软件,统统离不开互联网。这自然也会造成一些认知的局限性,所以他们兼具思想行为网络化、信息传播局部权威化、社会实践普遍缺失化的特点。这就更需要思政老师们做好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复杂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的赵永如老师在上课时,喜欢用让学生们沉浸到具体历史情境中的方法,把“薄”的教材放到“厚”的历史中,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代入具体历史情境,思考历史抉择。


当赵永如讲到太平天国的知识点,会播放珍贵的视频,讲述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感特别强,能让学生一下子沉浸到曾经的历史当中去。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她会在PPT上面的“囯”字、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龙袍和各王府建筑等文物照片分别做图注,让同学们一眼就能抓住核心思想。


之后赵永如又通过《中国纪事》、有关孙中山以及毛泽东等历史文字资料,深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让同学们能够以宽阔的视野以及深入的史料来洞察历史问题,从而理解旧式农民战争的属性,深刻地认识到其局限性。



赵永如老师使用“向历史提问”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可以了解脉络清晰的历史框架。/Unsplash


赵永如的课件采用的是“向历史提问”的问题导入方式,之后再用史料讲授、还原历史,用这样的方式授课,学生们记住的是一连串脉络清晰的历史框架,而不是照搬到PPT上的枯燥知识点。


赵永如老师的沉浸式教学的前提是敬畏历史,崇敬先人,不戏说,不讲八卦,不用野史哗众取宠,用原汁原味的历史还原剧情,用详实的史料分析演绎。


好的思政课是可以起到改变片面认识、旧有观念和狭隘定势的作用的,通过思政课的培养,学生们学着重新审视历史,用辩证的理性思维看待问题。


这就像一场思想的盛宴,通过思政学习,曾经模糊的,变得清晰;曾经扁平的,变得立体;曾经冰冷的,变得热血。与此同时,坚定的信仰也得以传递。


教学形式与时俱进


曾经,“思修”、近现代史、“马原”、“毛概”这些思政课,在大部分大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是这样的:“今天有思政课,谁替我点个到啊?”“晚上思政课,我们坐后面。”“思政课,要么带本杂志去看看吧。”“这些课考前划划重点背一下就可以了。”



在思政课上,学生普遍希望坐在后排。/Unsplash


这些课还经常会引发“后排效应”,学生们偏爱扎堆坐后排,前排出现一大片空座。有的学生为了抢占教室最后几排座位,甚至早早来到教室占座,迟来的同学经常为自己不得不坐在前排而懊悔不已。


这就需要授课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念白式灌输模式,跟学生构建一种对话模式,对话式授课才能让学生有参与感,就像戴维·玻姆所说的,“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


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十分多元,必须摸透00后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事半功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王国龙老师讲道:“现在的思政课早已突破了课本、论文、试卷等基本形式,教学形式不仅包括微博、微信、微电影,还包括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主题辩论、社会调研,等等。”


在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下,传统教学模式正在被改造或被升级。这就需要思政老师们熟悉学生们的话语体系,了解学生们关注的话题,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育。



许多思政课老师也在积极转变模式,使用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进行教学。/Unsplash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曾利用“一分钟”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讲解时事热点,学生们在视频中插入简笔漫画,配上诙谐幽默的语言,既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又锻炼了表达和剪辑能力。武汉大学的思政课还曾走向户外,亲近自然,组织师生登上樱园,用快闪的形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中国传媒大学的阴军莉老师为引导和启发学生,曾给学生布置过两个作业任务。一是拍摄“三代人”视频,通过采访父母、祖父母的形式,对比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受几代人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很多学生在采访父辈的过程中,变得更理解父母,并从拍摄的过程中感受到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另一个作业是拍摄“家乡”,学生们深入了解家乡,发掘之前未曾留意过的美,在无形当中增强了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拍摄作业完成后,阴军莉老师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示拍摄作业并讲述创作思路,很多学生在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后也会受到不小的启发。在信息膨胀的时代,大学生们受朋辈和社群的影响很大,让同学拍摄出来的内容去引发其他同学思考,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高校历来是各种社会思潮最活跃的地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就是各类社会群体思维最活跃的部分。为此,阴军莉老师还会在课前十分钟安排一场浓缩的小型读书会,让学生们进行读书分享。“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


思政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和启发,若只讲理论,就会显得很苍白,也很容易掐灭那些初入象牙塔的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们真正的任务是给处在萌芽阶段的稚嫩思想埋下一颗种子。这样,在余下的几十年人生中,学生们才会主动去探索,自主去学习,思想的萌芽也会不断长大。


这就像梭罗说的,“大地的表面很软,人的脚很容易留下印记,心灵走过的路也是这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