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正文

那些年一起查过的新华字典,原来有这么多秘密

huazhu 读书 2020-08-21 21:14:36 930 0

文/马路天使


如果不是新版本《新华字典》发布的消息,我们可能很难再想起,那本曾经启蒙我们走进文字世界的“红色小书”。



《新华字典》第12版一出就上了热搜。/@央视新闻


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正式发布,其增添的新词汇达到100多个,包括“粉丝”、“点赞”、“截屏”、“二维码”、“流量”、“刷屏”、“逆袭”、“打卡”、“秒杀”等充满互联网味道的词汇。


从每个新增的词汇及其释意来看,就算一个外国人也可以勾勒出中国这几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流向——粉丝经济、线上支付、直播风口、草根网红崛起......以至于有网友调侃道:“《新华字典》真的很赶时髦。”


从1953年出版开始,《新华字典》历经了大大小小的修订和再版,每一个版本的修订,都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时代的变化。


在那本《新华字典》里,中国人能找到的,是曾经父母一页页翻着这本字典为孩子挑选名字的样子;是小学读课外书时候咬着铅笔头快速查字的兴奋;是它发行67年里中国社会变迁的侧影。


有了《新华字典》,新华书店才更有存在的根基。/图虫创意


只不过,有不少人忍不住质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网上查询文字再便捷不过了,《新华字典》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要从《新华字典》与我们的故事里去寻找。


那些年,我们一起查过的《新华字典》


小时候,一本《新华字典》,是我们认字的开始。


上一年级,语文老师一定会对着台下懵懂的我们布置作业——买一本《新华字典》,并千叮万嘱“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带你去新华书店买正版的”。



丑得很难忘的封面。/《图虫创意》


听话的我们第二天就捧着神奇的《新华字典》来到学校,开始了认字之旅。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会把这本小书当成宝贝一样不离手。


通过这本红色小书,我们第一次见识到原来有这么多汉字正等待我们去认识。


我们热衷于用《新华字典》查询每一个生活里遇到的汉字。看书、看课本,看路标......我们迫切地希望在这本字典里找到生活的影子,并且惊叹于这本字典里藏着那么多新鲜事物。



你都用《新华字典》查过什么?/@冉冉晴心


甚至是课间上厕所,一群小孩也会各自抱着字典,去查询那些贴在墙上的广告字,玩得不亦乐乎。


小孩子们查字也许是出于好奇,有些大人们查字,则经常为了给孩子起名字。有个姓王的网友说自己的名字是父亲翻新华字典起的,叫做“王新华”。她调侃道:“当年翻字典翻的可能不是书页而是封面。”


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会打开《新华字典》找灵感,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起一个名字——要是看到什么字和姓氏特别搭,寓意又好,这个孩子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翻字典起名字需要耐心和缘分。/《你的名字》


时间倒退到40年前。如果说《新华字典》带给90后的是一种神圣的新鲜感,那么对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新华字典》则是唯一可以触及到的文化生活。


主持人白岩松就曾经说过:“很多人问过我,到现在的生命历程中,哪本书对你影响最大。我的标准答案是《新华字典》。没有《新华字典》,我走不进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


文学家苏培成教授也曾回忆起自己当年在北大备课的时候,时不时还要查查《新华字典》。“在文革期间,由于无书可看,无聊的时候就读《新华字典》,甚至慢慢品出一点滋味:这本小字典包含着大学问。直到现在,《新华字典》仍是我经常要请教的。”



《新华字典》是每个人阅读的开始。/图虫创意


几十年过去,它的存在,仍在不时提醒我们当初对文字的好奇和敬畏。


一本《新华字典》


一部中国人的识字往事


杭州“两本书店”老板李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趣事。当年,他邀请诗人余秀华推荐两本书。结果对方脱口而出:“《新华字典》呀......”,至今,“两本书店”不大的书架上仍旧郑重地陈列着几本《新华字典》。


如果要评选一部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书,那么《新华字典》当之无愧。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牵扯的是一段中国人浩浩荡荡的识字往事。



1948 年秋天,北平城被解放军大军包围,在隆隆的炮声中,魏建功找来周祖谟、吴晓铃和金克木等几位北大同事商量编写字典的事。


多年以后,金克木在一篇短文中忆及此事:


“我们在魏家的大厅屋中草拟新字典的构想……城外传来的炮声仿佛给我们打节拍,我们当时想不到所拟字典的前途,但有一个信念......危险在于文盲和无知,语言文字是普及教育的工具,字典是语言文字的工具。”



在《新华字典》之前,人们想要查字只能使用并不那么好用的《辞海》。/孔夫子旧书网


如果说当时叶圣陶与金克木想到的仅仅是文字的教育功用,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开始意识到文字的功用,来自于更紧迫的现实问题。


1950年9月,中国人口为5.5亿人,约占世界的25%,可其中至少有80%都是文盲。这对于迫切需要经济发展的国家来说,情况十分棘手。别说发展工业,连发展现代农业都有问题。


有的人将肥料的比例配错,毁坏了庄稼;有人因为不识字而不知道如何使用新农具;记工分时不会写字,只能划横杠,最后记混了引起争吵。



如何种田也是个问题。/《暖》


河北省的西高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外村学习农业合作社的经验。等回来向村民介绍时,看着自己本子上的“画龙画虎”,硬是想不起来记的内容,急得满头大汗。


尽管当时为了让大家识字,不同地区都编写了一些简易的扫盲课本,但最终收效甚微。


鉴于这种情况,1950 年 8 月,为编纂字典而成立的新华辞书社开始正式工作,学者魏建功出任社长。


1953 年 12 月,历时三个春秋的《新华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一时间这本字典成了人们送贵重礼品的好选择,有一本《新华字典》,也标榜了爱学习有知识的身份。



第一本新华字典原貌。


1957 年后,《新华字典》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仅1957年一年时间,就有600多万农民和居民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那时在北京工作的语文老师王绍才回忆,扫盲时 “大约用三周时间学员基本上掌握了注音字母,就让学员每人买一本《新华字典》。注重实用的《新华字典》,成了很多脱盲者长期受用的拐杖”。


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与《新华字典》也有一段渊源。出身贫农的她原本不识字。为了识字学文化,字典成了她最爱的书。后来,她不仅脱了盲,甚至还留下 了《新凤霞回忆录》等 500 余万字的著作。



这本书在当时颇受欢迎。


能认多少《新华字典》上的字,也在那几十年间成了人们骄傲的资本。在作家阿城的小说《孩子王》里,村里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信服的方式,就是拿出那本珍贵的《新华字典》,让学生来认字。当吊儿郎当的学生们打开字典,发现很多看似熟悉的字不会读,自然就会乖乖听话。


经历了50多年的全民扫盲,2009年,在中国大地上屹立了56年的中国教育部扫盲处宣告彻底关闭,中国文盲率从1950年的80%降低到了2010年的4.88%。



50年代初的扫盲庆功大会。


从1953年到2020年,《新华字典》见证了中国现代化文明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这一成果。


可令人唏嘘的是,进入新世界,教科文组织对于新世纪的文盲有了新的定义:不会使用电脑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将成为“功能性文盲”。


作为一本传播文字的字典,《新华字典》的扫盲任务要告一段落了。


新华字典里藏着时代的印记


在第1998年修订版《新华字典》的673页里有一个著名的句子:“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过了一年,朴树唱了一首叫做《New Boy》的歌:“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以后的路不再会有痛苦,我们的未来该有多酷。”



王菲也有一首相聚1998,同样流露出类似的情绪。/7788


在那个全民迎接新世纪的年代,人人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于是就算是作为一本工具书的《新华字典》,也在造句中流露了乐观的期待。事实上,各个版本的《新华字典》,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时代的特征。


如果你打开初版《新华字典》,会发现它跟当下的版本有极大的差别。上面除了文字,还配了 300 多幅生动的插画。 


彼时新中国的国民基础教育尚未普及,大多数人文化水平低。这些生动形象的插画,在帮助人们理解文字上功劳不浅。



老《新华字典》里插画


到了文革时期,这本字典也变得充满了“红色能量”。根据后来的媒体报道,全书引用46条《毛主席语录》。


几十年后,有人听到这段故事评论说,1971年出生的“新华字典”,就像个扎着羊角辫、演着样板戏的小姑娘。



71版的《新华字典》扉页


当时间推移到199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了20年,人们在这里再也看不到“仇恨”与“主义”。宗教不会被视为“虚幻的、歪曲的反应”,“利润”也不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残酷手段”。


到了2004年,这本原来总“一本正经”的词典,开始学会谈论“性教育”,它也在经历“代沟”,关注着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在2004 年版本里,《新华字典》新增补 100 多个新词,如光纤、光盘、互联网、木糖醇、克隆、基因等等,那正是当下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


社会生活发展日新月异,《新华字典》也在紧跟着生活作出快速反应。其背后,是字典编纂学者们谨慎而敏感的努力。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语意发展也越变越快。/图虫创意


参与编纂字典的学者,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从“语法比较规范的报章杂志”上查找新词,并时刻关注着最新的网络用语。


一方面是保持敏感观察。已经参与编纂《新华字典》超过40年的学者韩敬体像年轻人一样熟悉“神马”和“有木有”。


一方面在收字上却仍旧要谨慎。相对于一些网络新词,学者们经讨论后会判断是不是年轻人为了“图新鲜”而使用的,无助于增加语言的丰富性。


今天,《新华字典》第12版正式首发,其应用程序APP同步发布,通过新华字典APP扫描纸质书每一页的二维码,还可以查看当页所有字。这是《新华字典》这位67岁的老人家为了顺应时代变迁作出的又一次改变。



《新华字典》还与时尚品牌出了联名款。


尽管这些改变在当下看来有如隔靴搔痒。但它的“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只是,在知识传播方式日益高效的互联网时代,《新华字典》的传播方式会不会显得有些笨重了?


——如果我们想查一个字的写法或意思,通过拼音查询字典,可能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可如果用手机上网百度一下,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于是也有不少人感叹道:既然不需要扫盲了,也有更便捷的查字方式了,《新华字典》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新华字典》APP也被多次吐槽鸡肋。


对于这样的疑问,我想起了第一本《新华字典》的主编的魏建功在编纂过程中说的一句话:“字典里,可以看到那时候,人们就是这样说话、写文章。字典就勾勒着一个时代。”


是啊,也许来到当下,《新华字典》的工具性功能正在逐渐减弱,但它的存在,就是在勾勒时代之余,用它一丝不苟的态度告诉我们:文字是需要被敬畏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