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正文

最懂女人的画家,我提名她

年轻的婆婆 读书 2022-07-05 12:43:24 397 0

陆梅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2021年,话题#第一炉香手绘剧照#随电影上映而登上热搜。剧照皆为彩色水墨画,张爱玲笔下纸醉金迷的上海跃然纸上。有评论说,画画的人仿佛真正见过张爱玲。


陆梅手绘的《第一炉香》剧照。


作为“画画的人”,陆梅的故事被反复提及——手绘的15米长卷《且慢——民国西关风情美人图》入选国家首届动漫展;作品入选意大利萨莱诺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在意大利举办了《东方女人》个人画展;曾为香港文化博物馆的书籍《百物一天,香港1935》绘制插图。


2022年6月,她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在广州沙面——一个充满欧陆风情的地方办《享自在》个人画展。展馆内挤满了人,年轻人和老年人各一半。他们讨论着54幅旗袍女性水墨画,有人说看到了想象中的写意生活,有人说这是女性精神状态纪实,有人单纯想看美女图。


网上关于她的资料仅围绕工作,加之她笔下的人物皆神色平静自在,站在了快节奏社会和潮流文化的反面。因此,陆梅是个什么样的人?绘制大量旗袍女性,想表达什么?大家猜不出。


甚至有网友问,她是现代人吗?不久前,她与新周刊记者畅谈了一个上午。


矛盾的形象


《第一炉香》的制片人也有过类似的想法。


2019年底,电影接近拍摄完毕,他读到了《百物一天,香港1935》,书中插画的人物举止神态和建筑细节,很有100年前的味道。制片人以为画家是民国时期的人,而且是擅长画年历画的,后来上网一搜,发现“她是现代人哎”。


恰逢陆梅在广州购书中心办画展,制片人便从上海飞了过去。手绘剧照的事情敲定后,陆梅要求到拍摄点——厦门鼓浪屿山顶上的老宅里坐一坐。她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要亲身慢慢地感受氛围,感觉来了,一幅画半天就能画完,反之两三个月才产出一幅。


她画人为主,自然要感受人。坐公交车时,她会尽可能坐在最后一排,远离人群,从局外人的视角看他们,将迷离、焦灼或喜悦的表情捕捉下来。



陆梅爱观察人,然后将人融入画中。/受访者供图


《享自在》画展里细节最多的画,以空间结构串联起沙面建筑群的各经典建筑,内含大大小小100个穿旗袍的现代人,有的手持自拍杆自拍,有的抱着电脑在景区里蹲着工作,有的在拍婚纱照——在不远处,有一位面露愠色的女性正偷偷盯着新郎。


陆梅笑侃,另一位女性也爱着新郎。画上的小故事,都是陆梅编的,但观展的人都说眼熟,足见剧情源于生活。


陆梅与粉丝主要通过公众号文字和作品的视频交流,她画了一幅新画,便发到个人公众号上,配文聊聊近日生活的琐碎事——叙事风格也与张爱玲有几分相像;她留在公众平台上的照片不多,场景多在画展中;出版了两部专注女性生活的畅销书《旗袍时尚情画》《衣橱里的小风月》,还为多部小说作品绘制插画。


除了作品,大家对她真实生活状况所知甚少。曾有粉丝发文猜测,她是一个旗袍不离身、每天喝茶养花画画、刻意与外界保持距离的人,“像山中道士”。


她抗拒收钱画画的事,更是加深了给人的这种印象。她的个人画展,是不收观展门票的,纯靠艺术藏家买画来实现收支平衡。她关闭自己的公司后,资金链曾出现阻滞,朋友提议她收费画人像图,依照她的粉丝基数,对外喊一句“陆梅想接活儿”,几千元一幅肖像,门外也会排起长队。


现实情况确实如此,订单一下子排到半年后。但她很快就后悔了,因为有甲乙方关系限制,“有订单来了,就得接,就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受对方的催促,即便只是旁人看起来的几笔而已,要过自己这一关,这几笔常常要画很多个版本。画不到让自己满意,就不愿意交稿给人”。


朋友劝她别固执,一幅画不一定要画半个月,半天画出来的质量,顾客也愿意收货的。她觉得不行,宁愿花多些时间,画自己想画的。



网友以为,真实的她也过着画中的“隐世生活”。/受访者供图


但现实中见过陆梅的人会知道,她与大众印象截然相反——极少穿旗袍;话多,表达欲被点燃后,特别是情感、时尚类的话题,能叽叽喳喳聊上三四个小时,饭吃到一半也会放下筷子,边说边咯咯笑;没有脱离世俗,反而每日与柴米油盐和一地鸡毛打交道。


被问及“本人与作品为何矛盾”时,她说画中传递的,从来都是当下生活中的烟火气,比如在巷子里掀帘而出的少女、刚从市场买菜回到家的“师奶”,或在广州酒楼喝早茶的一群闺蜜,没有刻意渲染悬浮感。


但当代人的精神状态,是这般淡然平和、毫无焦虑神色的吗?她想了一顿饭的时间,最终总结出一句话:“大多数人会画‘他有的、他观察到的’,我倾向画‘我没有的’。”



陆梅本人并不悬浮。/ 受访者供图


通过画,


传递现代人追求的平静


我们可以通过陆梅的经历,理解“我没有的”指什么,又为何只聚焦女性、旗袍有什么寓意。


陆梅出生在上海,从小埋下喜爱精致生活的根基;小学和中学时光在湖南度过;高考报志愿时填了广州美术学院。


上世纪90年代的广州潮流文化兴盛,因为靠近香港和澳门,那边的最新服饰和奢侈品,大多先运到广州,再散向内地其他城市;广州与港澳毫无语言障碍,年轻人从小看TVB电视剧、学港风穿搭。


陆梅中学时期流行的白T恤、牛仔裤等单品,都是从广州进货的。她想融入这种潮流氛围,所以不仅报考了广州美术学院,还选了服装设计专业。很多年后,她将这个选择的原动力归结为“爱美”。


“爱美”,在她看来不算坏词,因为人、特别是女性,天性就爱美丽的事物。所谓“爱美”,其实是表达欲望或理想的行为。她主要画女性,一是享受描绘美好的过程,二是服装设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将长时间活在女人堆里,“女人在三十、四十、五十岁时内心在想什么,我会随着自己经历、一路观察”。


毕业后,她从事的都是与女人、时尚相关的行业,没有间断为时尚杂志画专栏。久而久之,她拿捏住了人物“传神”这个词。21世纪初,杂志是年轻人主要的消遣娱乐物之一,陆梅给多家杂志社供图,画的全是女性相关主题,恋爱、购物、化妆等等。



她笔下的女性在茶楼喝茶。/受访者供图


画得多了,她渐渐发现,100年前的女性烦恼的事物,当今的女性也在烦恼;100年前的女性内心不敞开,当今大多的女性也没完全敞开;100年前的兴趣活动,聚会聊天、买菜做饭、听音乐等等,如今也大同小异,只不过工具升级罢了,“甚至如今的主流话题——活出多彩自我的新女性,那时候已经存在。现象下,背后的成因很有意思,值得探讨”。


她开始频繁画穿民国时期旗袍样式的女性。有人问她,是否想借旗袍展现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因为有文献指出,从上世纪20年代初至今,女性服饰经历了从宽松的袍子、到凸显身材曲线的旗袍的过程,这被理解为“女性勇于追求美与精致”的过程。


她觉得,旗袍或许包含了女性觉醒文化,但不能单一地将其符号化。旗袍见证的,更多是生活方式的演变。最有力的证明是,民国时期的女性并不看重身体线条,“上世纪30年代前后流行束胸,现藏的古董旗袍中,胸围最小只有六十公分,跟腰围差不多,那时候的女性认为性感不在胸部,而在下半身”。旗袍在过去只是一件衣服,一件可以穿去喝酒,也可以穿去买菜的衣服。


按这样的理解,民国时期形象的旗袍女性,与陆梅想表达的当代女性状态,并不冲突。



出门,买菜,回家,拉上趟栊门,这些都是日常行为,旗袍也是日常的一部分。/受访者供图


但人有万种状态,为何只画脱俗无争的一面?“职场、创业和教学生涯的多重经历,使我更愿意看到好的或积极的一面——已没有愤怒,没有哀愁,没有抱怨“。陆梅说,她“不想赤裸裸地刻画真实”。


她在画“我没有的”。


她的情绪,


看画的人都懂


陆梅想传达的平静,外界能够接收到。


不少年轻人主动走进她的画展。前段时间,有个19岁的女孩在一幅画前站了很久。画中,身姿曼妙的女子在戏台上舞动。观展女孩是艺术生,学跳舞的,她说沉浸在画中了,想象自己编排出这个舞,应该会好看。


2019年,陆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东方女人》画展。一位当地电视台的记者来拍摄,拍着拍着就泪眼婆娑了,说看到那幅画满桃花的画,想起了家乡,因为家乡有一大片花海。小时候,她经常坐在树下看书,风一吹,花瓣落满书面,遮住了文字。


另一场在罗马的展览结束后,陆梅翻开留言本,看到一位观展人写下的话:“I will dream with you.”这句话她记到现在,因为感受到了外界的反馈——看画的人,能看懂她平静画面下的不安,又不约而同地用平静掩盖不安,并把自己代入其中,“我确定,画是可以沟通的”。



《享自在》画展中,有许多10后观展人。陆梅说,网上还有小孩爱临摹她的画。/受访者供图


罗马的展览中,陆梅还遇到一位狂热表达爱中国元素的小伙。看完画后,他觉得中国文化在表达平和、平衡生活的方式上很有意境,对陆梅说要存钱去一趟中国旅游,其间重复了几遍“Great Wall”。


她意识到,我们中国人对欧美国家有着许多美好幻想。同样地,有相当多的欧洲国家,对中国文化也了解甚少、也停留在幻想阶段。因此,文化交流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她不想将“在外国办旗袍水墨画展”上升到文化输出的高度,尽管许多人试图引导她给这种行为定一个基调,“文化应该是平等交流、相互交融的,‘输出’这个词,有点甲方的那种强势”。


在国外,没多少人了解什么是旗袍文化、什么是水墨画,更别提符号与价值。其实国内的情况也一样,当今有多少年轻人真正爱旗袍的?看画的人,看到的也只是生活、心境与表面的美。


广州作家协会主席张欣在《享自在》画展的序中写道:


在一个从狂热竞争、追求成功的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了争先恐后的节奏、粗枝大叶的交往、急功近利的选择,对于慢和美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上,然而这便是陆梅和她画作的价值所在,当你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微风和清流,相信我,那便是陆梅老师的本意。


请相信,追求平静中的美,是万种生活的共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